不要轻视造恶的人

一生造作恶业的人,临终地狱相现前,他能转得过来吗?有,是有这种人,太少了。那一转过来可不得了,他就大幅度上升了,比一个平常念佛求生的人果位要高。因此,我们不能轻视造作罪业的人,说不定他往生的时候地位超过我,这是真的。

我们也能够联想到,他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形发生?肯定是过去生中曾经修过净土,生生世世他这个净宗底蕴很厚,这一生当中没有遇到善缘,全遇到恶缘,学坏了;临终这个时候有人一提醒他,阿赖耶识宿世的善根引发起来了,他才能做得到,没有宿世深厚的善根不可能。

 

所以不是每一个作恶的人临终都能回头,那么短的时间,这一?那时间,真回头了。我们中国古人常说,「浪子回头金不换」,这是个作恶的人,一回头是大好人,好人当中的好人,一般的好人都比不上他。这就是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是可能的,不是比喻话。

 

不要让神通成为成就的障碍

出离心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发出来的,通过四外加行的修法,才能修成出离心。修四无量心,尤其是修慈悲心,才能修成菩提心。通过消业积福,业障小了,福报大了,有上师的窍诀了,才能证悟空性,才能证悟一切法的真相和真理。我接触过的人当中,也有直接修气脉明点的,结果把自己的身体修坏了,身心都有问题了。不要这样,一定要从基础开始,详细地学四外加行,反复地听,不断地思惟、体会,这样才能改变人生,改变一切。

什么也不懂,马马虎虎地坐着有什么用?也许会进入一些状态,进去的时候没有思想,没有念头,特别舒服,特别清净,有的人就执着那个状态。但是因为没有出离心、菩提心,没有智慧,从禅定中出来了,烦恼依旧,习气依旧,一接触外界环境,还是跟以前一模一样。这不是究竟的解脱。真正的佛法是能对治烦恼、对治习气的,你念了、学了、修了,烦恼减少了,习气改变了,虽然还没有彻底断除,彻底改变,但这已经说明你有修行了,你得到正法了。坚持修下去,有一天你肯定会战胜这些烦恼和习气,达到究竟的解脱与圆满。

刚才说的那些禅定境界很普遍,四禅八定都属于是世间的。也许能修成一些神通神变,但是死亡以后只能升天,这并不是解脱。没有出离心、菩提心,没有证悟空性的时候修禅定,对一个修行者来说,是解脱最大的障碍。

你有神通神变了,解脱就难了。因为你还没有证悟空性,一定会执着这些。你连暂时的利益都那么执着,放不下,修成神通了,你能放得下吗?神通才是大名利、大财富啊!你还没有出离心,对这些还特别贪恋;没有菩提心,对这些还特别自私;没有证悟空性的智慧,还特别执着,一定会利用神通神变搞世间法,去造业。你没有神通神变的时候,造业也没有太大的力量;你有神通神变了,通过这些造的业就更多了,修行上的障碍就更大了,下场会更悲惨,死了以后会变成鬼神。你觉得他们有神通神变挺厉害是吧?但是他们的痛苦,我们无法表达,无法形容,他们是饿鬼道的众生!

证悟开悟之前不能修神通,即使有了也不能用,佛特别禁止这件事,怕造业,怕障碍解脱、成就。

 

证悟开悟以后自然会有很多神通神变,但是那个时候对你来说都无所谓,都是一场梦、一场戏,不会障碍你,不会影响你,之前一定会影响你,一定会障碍你。

本来有些信佛的人就容易喜欢神通,佛如果示现神通,信佛的人就更会去追求这些神通,就不能解脱、不能成就了,所以佛特别反对。佛在世的时候,有一天一个小阿罗汉怕听佛的开示迟到,就通过神通飞过来了。佛让他回去重新走过来,才可以闻法。佛就是这样反对神通,因为怕修偏了。

很多人都特别爱搞神通,尤其是汉地的有些居士。如果你是个真正想成就、想解脱的人,就一定要去修正法,不要总是去算命。佛已经跟我们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还用问吗?算命也有算得很准的,但是没有必要。佛已经说完了,佛的神通是最大的,不管是世间还是出世间,不管是工作上的还是生活上的,所有问题的解决方法都告诉我们了。“前世不修今生苦,今生不修来世苦。”所有的这些都是有因缘果报的。你查这查那没有用,他们也许能给你查出来,但是没有办法解决根本问题。

相信因果,相信轮回,一心念佛,一心修行。发现自己的错误,这叫开悟;改正自己的错误,这叫成就。毛病越少命运就会越好。多看自己——看自己的不足,看自己的缺点;多看别人——看别人优点,看别人的功德,这样才能慢慢改正所有的缺点,才能学会所有的功德。功德、福德圆满了,所有的缺点、毛病都没有了,你不就圆满了吗?

命运不是不能改变!有的教派里讲,命运是不能改变的,佛不承认。有的教派里讲,改变命运就要靠神、仙,佛也不承认。其他教派也讲了很多改变命运的方法,佛都不承认。佛讲,所有的众生都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自己才是命运的主宰者,改变命运不能靠别人,完全靠自己。佛讲,要改变命运,就要改变自己的毛病,你的烦恼、习气、毛病越少,命运就越好;你的烦恼、习气、毛病越多,命运就越不好。

 

不要生活在过去

在太平洋布拉特岛附近的水域里,生活着一种鱼,它的名字叫王鱼。

王鱼是天生的魔幻大师,它能吸引一些较小的动物,贴附在自己身上,再慢慢地将它们吸收为自己身上的鳞片。有了鳞片的王鱼,比没有鳞片的王鱼体积至少大四倍。

可是,当王鱼年老时,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鳞片便慢慢地脱离鱼身。它也试图做一些努力,不让这些附属物离开自己膨胀的身体。但是,一切都无济于事,最后附属物脱完,它重新回到原来那个较小的体形。

失去了鳞片的王鱼,变得痛苦不堪。因为它失去了盔甲,再也无法适应眼前的水域世界。在鱼群中,它显得极为特别,游得非常不自然。鱼一旦不能在水中畅游,还有什么乐趣?于是,王鱼选择了自残,往岩石上猛撞,故意去冲撞其他鱼类,挣扎数日后死去。

凡是亲眼目睹这一过程的人,都觉得王鱼的下场太惨,落差太大。但是,却不知道有几个人会将王鱼的情形和人相联系。

其实,人的一生有很多情景很像王鱼。名誉、地位、金钱,当这些东西到来时,会使人变成了另外一种模样,比以往高大数倍,甚至威风凛凛。

 

问题是,总有一天,它们要脱离人而去。

因此,人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永远不要迷失自我地生活在过去,应该用积极地心态展望未来。能保持自我本色,就不必掩盖无能,人身上有缺点并不可耻,敢于面对,勇于承认自身的错误和缺点,这是智者的心态,也是勇者的行为。

把自己的现在和未来掩盖起来而怀念过去,这种做法可以给心灵安慰,但是善于给自己找借口,掩饰自己不得不面对的当前,就越会对自己的未来产生不利的影响。

如果你追求的幸福是处处参照他人的模式,那么你的一生都会悲惨地生活在他人的世界观里。

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面貌都是由自己塑造而成的,我们要学会接受自己。秉持本色,这是一个人平安快乐的要诀。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你就是你,无须按照别人的眼光和标准来评判甚至约束自己,更无需效仿别人。倒不如保持自的本色,做一个真正的自我。当有一天,有些东西不得从我们身边消失时,才不至于自己把自己吓得不敢正视当下的人生,而让自己沉沦在阴暗的过去。

 

不要说别人过失,一切错误都归自己

学佛之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也不可以辱骂别人,人人都是菩萨,唯我是凡夫。别人背后诽谤我,当面骂我,也不要还口。不要生嗔恨心,要欢喜赞叹,他真是大菩萨,来给我消业障。

不要在背后说别人的常短与是非,如果你与他有缘,以后见面你要以恭敬心好言相劝,他接受了,你功德无量。他不接受,你也决不强求,也可以在他八识田种下善因。

不要说谎话,说谎话不是好习惯。但为了利益众生,又当别论。如有人看见室内有一只蚊子,就说:“我非把它拍死不可。”可是,转眼间蚊子不见了。这时你看见了,但千万不要告诉她,告诉她既造了口业又造了杀业,对于如此狠心之人,只有哄骗她,就说不知道。对她说谎话不但没过失,而且有功德。

不要以华丽的言辞,荡人心志。不要说笑话,不要告诉别人杀生的方法,不要讲淫欲的事情。

不要说众生的过失,更不要说出家人的过失。

 

口业也能让人下地狱的。

人与人相见,总是喜欢别人赞叹自己,自己又爱说别人的是非。谈得津津有味,讲得眉飞色舞,还以为自己功德无量呢。不知自己以造下了许多口业与下地狱业因了。

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说法与做法,也不赞叹,也不反对。如果他真与你有缘的话,找实当的时候再向他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来,他能接受,阿弥陀佛。他不接受,也不强求。

凡夫庶子,什么都不知道 。《法华经》说:“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不知道的不说,知道的,该说则说,不该说则不说。说对了功德归于众生,说错了自己忏悔。为利益众生不可多说一句,也不可少说一句。

不要说别人的过失,一切错误都归自己,万事不可怨天忧人。口业也能使人下地狱的。

 

不要忘了感谢你的「仇人」

与一位作家朋友聊天,我问是什么促使他不停地写作?他回忆起自己的青少年时代,给我讲述了他曾经的遭遇。

他在高中学的是文科,不知道什么原因得罪了语文老师,那位老师总是有意无意地把矛头指向他,说他无论如何以后也成不了气候,总之他根本不是块搞写作的料。他在十分压抑的情况下跟着那位老师学习了两年的时间,因为只有一个文科班,无法转班,学理又不行,也只好委曲自己。这期间他不停地练笔,但是高中几年根本没有发表过任何作品。

那时候,学校都是统一向本地的或外地的报刊杂志推荐学生的作品,而负责这件事的就是他的语文老师,他怀疑她根本没推荐过他的文章,因为水平不如他的同学总是源源不断地发表习作,而他的总是石沉大海,这给他带来的打击可想而知。

考上大学以后,他学中文专业,仍然不断地写作,因为视野变得开阔,写作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他的文章也不断在本地和外地见报。他拿出自己高中时代的一些作品投了出去,有些也很快发表了,这更加印证了他当时的怀疑,他对语文老师充满了仇恨。

所以当时写作的动力源于一种年少时幼稚的仇恨。他说他现在最应当感谢的人就是他的语文老师,如果不是她的刺激,这个世界上绝对少了一个作家。

 

于是在春节的时候他拿着自己的作品集去看望语文老师,那位老师对他充满愧疚,连声说着“对不起”,而他心中的“仇恨”在那一刻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记得莫小米的一篇文章里也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对曾搞同一学术课题研究的好友成了仇人,人虽走远,却都注视着对方的动向。一个说,工作再忙,别人的文章我可以不看,他的文章一定要找来看的;另一个说,我孜孜不倦地研究写文章,就是为了给他看。他们还是互为对方而存在。”她说:“一旦结仇之后看似人隔万里,其实无时不咬牙切齿,耿耿于怀,把心分给爱人的时间不会比分给仇人的时间更多。不同的是,为爱人而沉醉,为仇人而发愤。”

有时候一个人的成功很可能是自己的“仇人”成全了自己,是你的“仇人”给了你发愤进取的理由,是“仇人”让你在逆境中学会坚强,是“仇人”让你学会流着泪微笑……当我们感谢所有帮助了自己的人的时候,不要忘了感谢你的“仇人”。

 

不要以常人的标准衡量他人

藏地有一句谚语:“贼和佛,无法能够了知在何处。”我们很难知道盗贼在何处,在表面上也看不出来;我们也不知道佛在何处,在人群里也很难辨认出来。佛菩萨为了度化猪、鸡、猫、狗、蟑螂、苍蝇、蚊子等众生,就会化现与它们相同的形象。若要度化人,也是一样,可能会以男女或老少,行善或造恶等形象出现,所以很难分辨。

不要轻易说别人的过患,说别人的是非。如果你遇到的是一位菩萨,而说他的是非,诽谤他,这样会犯下严重的罪业。比如某人杀害了关在院子里的一百个人,这个罪业非常大,但却无法与诽谤一位菩萨的罪过相提并论,诽谤一位菩萨的罪过远远超过了杀害三界一切众生的罪业。

不用说别的功德,我们现在连他心通都没有,因而无法判断、知晓他人的内心,然后还说这个人、那个人如何如何,甚至去判断这个上师如法,那个上师不太如法;这个上师讲得好,那个上师讲得一般……我每听到这些,都会发自内心地可怜这样的人。

 

 

那些菩萨、天人及一些有特殊能力的人都有他心通。一地菩萨只能衡量一地以下菩萨的相续,无法衡量一地以上菩萨的相续;八地菩萨只能衡量八地以下的菩萨以及凡夫的相续,无法衡量八地以上的菩萨的相续;佛的境界是最高的,只有佛才能完全衡量他人的相续。佛在经中讲过:“除了我和与我一样的人,谁也衡量不了众生的相续。”你和释迦牟尼佛是一样的吗?如果是,可以衡量。但是,在没有意义的情况下,佛也不可能轻易说别人。

评判他人的是非、好坏、长短,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得不到任何暂时或究竟的利益,但是人都愿意说绮语。若是他人有功德,你再怎样诽谤他也没有用,他人不会因为你做这些而堕落;若是他人没有功德,你再怎样赞叹也没有用,他人也不会因为你的赞叹而上升。龙钦巴大师对我们忠告是“不赞不谤一切人”,就是在不了解,没有特殊意义的情况下,不赞叹,也不诽谤任何众生。这是我们做人的原则,也是修行的原则。

泰国佛牌

 

不应当追念过去

藏地有一句谚语:“贼和佛,无法能够了知在何处。”我们很难知道盗贼在何处,在表面上也看不出来;我们也不知道佛在何处,在人群里也很难辨认出来。佛菩萨为了度化猪、鸡、猫、狗、蟑螂、苍蝇、蚊子等众生,就会化现与它们相同的形象。若要度化人,也是一样,可能会以男女或老少,行善或造恶等形象出现,所以很难分辨。

不要轻易说别人的过患,说别人的是非。如果你遇到的是一位菩萨,而说他的是非,诽谤他,这样会犯下严重的罪业。比如某人杀害了关在院子里的一百个人,这个罪业非常大,但却无法与诽谤一位菩萨的罪过相提并论,诽谤一位菩萨的罪过远远超过了杀害三界一切众生的罪业。

不用说别的功德,我们现在连他心通都没有,因而无法判断、知晓他人的内心,然后还说这个人、那个人如何如何,甚至去判断这个上师如法,那个上师不太如法;这个上师讲得好,那个上师讲得一般……我每听到这些,都会发自内心地可怜这样的人。

 

泰国佛牌

那些菩萨、天人及一些有特殊能力的人都有他心通。一地菩萨只能衡量一地以下菩萨的相续,无法衡量一地以上菩萨的相续;八地菩萨只能衡量八地以下的菩萨以及凡夫的相续,无法衡量八地以上的菩萨的相续;佛的境界是最高的,只有佛才能完全衡量他人的相续。佛在经中讲过:“除了我和与我一样的人,谁也衡量不了众生的相续。”你和释迦牟尼佛是一样的吗?如果是,可以衡量。但是,在没有意义的情况下,佛也不可能轻易说别人。

评判他人的是非、好坏、长短,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得不到任何暂时或究竟的利益,但是人都愿意说绮语。若是他人有功德,你再怎样诽谤他也没有用,他人不会因为你做这些而堕落;若是他人没有功德,你再怎样赞叹也没有用,他人也不会因为你的赞叹而上升。龙钦巴大师对我们忠告是“不赞不谤一切人”,就是在不了解,没有特殊意义的情况下,不赞叹,也不诽谤任何众生。这是我们做人的原则,也是修行的原则。

 

步行的十二种效果

1、步行能增强心脏功能,使心脏慢而有力。

2、步行能增强血管弹性,减少血管破裂的可能性。

3、步行能增强肌肉力量,强健腿足、筋骨,并能使关节灵活,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4、步行可以增强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促进胃肠有规律的蠕动,增加食欲,对于防治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习惯性便秘等症都有良好的作用。

5、在户外新鲜空气中步行,大脑思维活动变得清晰、灵活,可有效消除脑力疲劳,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据有关专家测试,每周步行三次,每次一小时,连续坚持4个月者与不喜欢运动的人相比,前者反映敏锐,视觉与记忆力均占优势。

6、步行是一种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健身方式,可以缓解神经肌肉紧张。据专家测定,当烦躁、焦虑的情绪涌向心头时,以轻快的步伐散步15分钟左右,即可缓解紧张,稳定情绪。

泰国佛牌

7、定时坚持步行,会消除心脏缺血性症状或降低血压。使人体消除疲劳,精神愉快,缓解心慌心悸。

8、步行可减少甘油三脂和胆固醇在动脉壁上的聚积,也能减少血糖转化成甘油三脂的机会。

9、步行能减少人体腹部脂肪的积聚,保持人体的形体美。

10、步行能减少血凝块的形成,减少心肌梗塞的可能性。

11、步行能减少激素的产生,过多的肾上腺素的产生,过多的肾上腺素会引起动脉血管疾病。

12 、步行可以保护环境,消除废气污染,对强健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疾病,延年益寿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简单放生仪轨

南无十方常住三宝(三称)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三称)

皈依佛,两足尊。

皈依法,离欲尊。

皈依僧,众中尊。

皈依佛,不堕地狱。

皈依法,不堕饿鬼。

皈依僧,不堕旁生。

皈依佛竟。

皈依法竟。

皈依僧竟。(三称)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三称)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南无多宝如来,南无宝胜如来,南无妙色身如来,南无广博身如来,南无离怖畏如来

南无甘露王如来,南无阿弥陀如来(三称)

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阿弥利都婆毗阿弥利哆悉耽婆毗阿弥唎哆毗迦兰帝阿弥唎哆毗迦兰多伽弥腻伽伽那枳多迦利莎婆诃(三称)

阿弥陀佛(边称念佛号,边放生)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快餐式」的修持

净土念佛法门的理念与修持方式,最契现代社会之时机。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竞争性强,无暇有专门的时间用来修持佛法,念佛法门的修持对这类人最为契机。如果没有太多的时间,每天只行十念法(喝杯咖啡的时间)即可。

念佛的方式各种各样,灵活自如,行住坐卧皆可念,各种环境均不妨碍。现代人喜欢便捷,所谓“快餐式”消费。念佛法门正具“快餐式”的特性。当您面临一个棘手的难题,心中慌乱时,抢念几句佛号,即可稳定情绪,理智处理(智慧光佛);当您欲心炽盛热恼时,至心称念佛号,便可透体清凉(清净光佛);当您遇到逆缘,?心将起时,抢念几句佛号,即可?毒平息,慈眼相向(欢喜光佛);或临命终时,闻信念佛法门,至心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十声乃至一声,即可蒙阿弥陀佛悲愿接引,往生彼土,疾速成佛。

念佛往生法门实乃佛教“快餐式”修持,弥契现代人的文化消费心理,居尘学道,出淤泥而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