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摇自心,不扰乱他心

 

“不动摇自己的决心,不扰乱其他众生的心。”这是上师如意宝给我们的两句教言。词句虽然简短,含义却很深广,一切世出世间法都包含在这里。我们平时在为人处事的时候,在修学的过程中,要做到这两句话非常不容易。若是真正做到了,不管是在世间还是在出世间,都不会有任何的问题,一定能够圆满。

“不动摇自己的决心”,要在有正确的选择、目标与方向的基础上。若是不懂得做人的规矩,没有一个正确的目标与方向,任何时候都非常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想法,这是大错特错的。这样下去的话,一错到底,不会有进步,更不会有任何成就。我们首先要明白做人的标准,要懂得仁义道德,然后再去选择和决定。

真正能做一个好人,这个功德和利益是非常大的。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把事情做得顺利圆满。然而我们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会有很多违缘与障碍。但是,如果你真正成为了一个好人,这些障碍自然会消失。因为无论是障碍还是违缘,都是你身边最亲近的人给你制造的。你能成为一个好人,他们都能尊重你、帮助你,这些违缘与障碍自然就消失了,恩恩怨怨自然就了结了。你的一切事业都能顺利成功,名闻利养自然而然都随你而来。

我们现在为什么做事不顺利?为什么追求得不到安乐?因为我们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违背了仁义道德,违背了自己的良心,违背世间的规律,伤害了周围这些有缘的众生,同时也给自己造成了很多违缘与障碍。所以虽然有钱、有权,但是也不安宁,不快乐。我们没有做到一个好人。

那么我们就要知道,什么叫好人?首先要明白仁义道德,明白做人的规则。比如在藏传佛教里有《二规教言论》,在汉地有《弟子规》《道德经》等,讲的都是做人的标准。你掌握了这些标准,然后再去衡量、判断、抉择、落实,你才是好人,你才能做好事。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任何时候都不动摇,不受别人的影响。

身口意都要稳重。如果身不稳重,主宰不了自己,总是跟着别人东跑西颠;口不稳重,什么事情还没有弄明白就随便说;意不稳重,没有定解,总是动摇自己的决心,这样的人自然就会落到最低劣的人当中,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与帮助,做任何事情都会有很多障碍和违缘。也许表面上暂时有些成就,但是内心里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与幸福。

所以,要实现自己的愿望,要得到快乐与幸福,就要做一个好人,“不动摇自己的决心,也不扰乱其他众生的心”,在任何地方都能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伤害众生。

在修行的过程中也要“不动摇自己的决心,不扰乱其他众生的心。

”我们有自己的修持方法,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佛讲这么多不同的法门,是因为众生有不同的根机与意乐。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佛法,都是让众生解脱烦恼与痛苦的方法。“法门无量誓愿学”,但所有的法门都是平等的,一通一切通,一精一切精。如果你能把自己所得到的这个法当做如意宝,认真修持,就都有了。东学西学、东跑西颠,最后什么也学不到,不会有任何的成就。

我们要观察上师,观察法门;要选择上师,选择法门。这位上师与自己有没有缘分,对自己的修行有没有帮助?这个法门能不能和自己的相续相应?如果这位上师与自己有缘分,这个法与自己的相续相应,我们就要做决定去依止、去学修,这个决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具德的上师都是一体的,法门也是平等的,我们也不能诽谤其它上师、法门以及其他道友。这是上师如意宝给我们的最最殊胜的窍诀。若是你能够把握这个度,一定能成就;若是你把握不住这个度,那就很难了。

我们经常说,“坚持就是胜利”,但是要有正确的方向与目标。若是目标错了,方向错了,然后还坚持,那会离成就越来越远,不可能有胜利的时候。所以说,在有正确的目标与方向的基础上,坚持了才能胜利。

很多人真的很顽固,不管是做人,还是修法,都有很多观点与习气,却还坚持、不动摇,谁劝也不听,既不改变自己错误的观点,也不改变自己不好的习气。这个错误是非常严重的。所以,首先要明白世出世间的这些规则和戒律,然后再去取舍,再去决定,才不会有错。

我们是要不扰乱众生的心,但这也要把握适度。如果是对众生有利,而且是非常有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用一些暴躁的行为来调伏众生。比如在世间,父母为了儿女的前途,批评、打骂他们,都是正确的。在出世间,上师为了弟子能够更快成就,针对他的缺点,用一些打、骂等特殊的方法来调伏他,也是正确的。

用这些方法的时候,一定要分辨清楚对方的根机、所处的环境,要把握适度,然后再去进行,这样不会有错。不管是对自己现在还是未来的人生,都有极大的帮助,最后一定会取得极大的成就。如果不加分析,或是直接这样做,也会犯很多错误,有时候也会变成罪过。

上师的这两句话,含义特别深远、广大、奥妙。我们在世间做人的时候,若是能做到“不动摇自己的决心,不扰乱众生的心”,就能成就世间法。我们在学佛修行的过程中,若是能做到“不动摇自己的决心,不扰乱众生的心”,就能成就出世间法。

不顾众生的死活

 

现在世间人,几乎已经受不到圣贤的教诲,对于三世因果几乎完全不能接受。

现在的社会风气崇尚于功利,只求个人的利益,不顾众生的死活,对于一些动物,那就更不必说了,可以说是恣意地杀害。要晓得,这一生时间很短,在这短短生命之中所造的恶业,跟众生所结的这些怨仇,生生世世累劫都偿还不清。

杀生的行为,实在讲,都是出自于残忍,没有一丝毫恻隐之心!你杀害众生,哪一天你自己受害,也不会有人来怜悯你,为什么?业因果报,丝毫不爽。这个世间人,认为杀生吃肉是理所当然,像这类似是而非的事太多太多了。

世间人相信自己的看法、想法,不肯接受圣贤的劝导,往往就铸成大过,无可挽回。

我们看看历史上这些人物,杀害千万人的、亿万人的,你要追究他的根本原因,就是他相信他自己的想法,相信他自己的看法。过去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就是几个人相信自己的看法、想法,让亿万人受到灾害,造无量无边的罪业。

我们今天没有他那样的权力、地位、威势,可是在日常生活当中,不知道谨慎,不知道求智慧,随着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一样造罪业!罪业影响之大,我们哪里知道?

 

古巴丙大师 2554年 狐仙姐姐

【圣物名称】狐仙

【材料】人缘油、宝石、庙土、符管

【加持高僧】 古巴丙

【开光年期】2554年(2011年)

【功效】招异性缘,强效锁心,保平安

【心咒】无

【供奉】不需要

狐仙姐姐

狐仙姐姐

狐仙姐姐

狐仙姐姐

古巴丙

        古巴丙大师,许多人对大师的法号感觉很陌生,并不知道蝶王古巴吉士纳大师,还尊称古巴丙为师兄,而古巴丙大师专修人缘魅力及招财开运法门,在泰国早已非常知名,早期在泰国提到「人缘灵鸟(译音撒哩嘎)」的佛牌,普遍深具口碑,最知名的大师就是古巴丙大师,那时多数人都还不认识蝶王呢!古巴丙大师生于佛曆 2496年8月,在家中排行第三,共有7位兄弟姐妹大师的家庭背景本身就是从事古法医疗,从祖先传到古巴丙大师,在大师国小毕业12岁那年,就专心跟随父亲学习古代医疗及经文,直到大师14岁那年,才学习短短2年时间,就可以帮家乡的人治病,且医术非常的高明,所以当地的民众就帮大师取了外号叫做小医生。  在大师年轻时有缘遇到一位比平常人还要高大的人,这位异常高大的人,叫(译音)古巴习哈蜡,据说是从寮国苦行,一路走到泰国弘法的高僧库巴丙知道之后,就去拜库巴习哈蜡为师,跟在高僧边学习及协助高僧,并跟随师父修行,一路苦行到寮国,古巴丙向师父学会了许多独特秘法,学成之后,古巴丙再独自一人苦行从寮国走回泰国,在泰国修行成为僧众。古巴丙在佛曆2521年满25岁后正式受戒为僧,在佛寺修行4个多月后,又就开始出外弘法,再度苦行到寮国,边苦行边修行,在大师苦行期间,非常有机缘的再度遇到了高僧的师父,古巴习哈蜡大师这次特意的出现,就是为了将自身修得最高的法门及最高的秘法,完全传授给库巴丙大师,奇异的是,当古巴习哈蜡大师将最高境界的法门完全传给古巴丙大师之后,没多久就圆寂了,因此古巴丙可说是寮国古巴习哈蜡大师最高嫡传弟子,而后古巴丙继续苦行弘法回到泰国,也是在古巴丙返回泰国东北部修行时,与蝶王(译音)古巴吉士纳大师一起共同互相学习,蝶王敬古巴丙为师兄。

龙婆坤师傅 2517年 菩提叶必打佛

【圣物名称】必打佛/掩面佛

【材料】香灰、庙土、植物

【加持高僧】 龙婆坤

【开光年期】2517年(1974年)

【功效】这一批必打是龙婆坤早期佛牌,此佛牌由龙婆坤大师单独诵经加持三个月之后,在BE2517年6月29日晚上举行开光加持法会,从晚上11时开始,直到大约凌晨2时30分。人们在加持的过程中看到大师身上发出耀眼的光芒一共有五次。

【心咒】无

【供奉】不需要

泰国佛牌

泰国佛牌

龙婆坤

      在泰国佛教历史中,传奇高僧屡代皆有,而如今在世的只剩下龙婆坤(又称扑头和尚、龙婆官)大师。在泰国无数善信奔波于龙婆坤大师寺前只求大师给予祈福或扑头,就连泰国国王面见大师都会虔诚跪下让大师为其祈福。时至2013年,龙婆坤大师因年事已高多次入院治疗,能亲自见到这位泰国传奇高僧的人已不多,年过90的龙婆坤大师拥有非凡的法力,其督造加持的任何佛牌都内藏神秘力量,等同天神赐予的祝福。

       传说圆寂后可成仙佛的龙婆坤大师,生于1923年。大师母亲在怀孕前,曾梦到有位天神,慢慢飞到她身边,与她说:“你们夫妻多世以来广行善事,今天特意来送上一份礼物,这份礼物是将来的佛门至宝,可广传佛法”说完取出一粒水晶送给龙婆坤大师母亲。母亲梦后不久便怀身孕,经十月怀胎便诞下现今的佛宝龙婆坤。幼习佛学20岁出家。大师自小在家乡班丽(泰语)的一间佛寺上学,僧人除教常规学校里的知识外,还会教他学习巴利文。
        大师20岁时,便出家为僧,一直至今。出家后,龙婆坤曾到寮国、金边等地修习佛法,修习完毕后,便返回家乡屈班丽佛寺修行高深的大师,拥有强大法力。现今他虽然依然在世,已有不少泰国人相信并传诵?,他仙逝后,就会成仙成佛。姑勿论传闻的可信性有多高,但是每天有不少泰国人,从四方八面来到高僧所在的屈班丽佛寺,等上一天时间,只希望能够让高僧「扑」一下头,得以改运。如果有幸能够得他「吐一啖口水」,那就更加了不得。事实上,要得到龙婆坤大师亲自接见,非得褔缘深厚的人不可,纵能与他见面,也不一定有机会得到他的加持。在众多跪拜的善信中,大师会每半小时手持一支木棒,走在善信前扑头。可是就有些人,无论怎样走近大师身边,都湮没在人堆里,无福承受大师的手中棒。如能够获得高僧叫入其静室亲自“吐口水”祝运,更加是善信梦寐以求之事。

龙婆三安 虎毛符管 虎灵毛符

【圣物名称】虎灵毛符

【材料】虎毛、符管

【加持高僧】 龙婆三安

【开光年期】2553年(2010年)

【功效】虎灵毛符管能招财、助事业成功、助权威和身体健康、加强自身气场、起运,同时对工作不顺、生意不利、人缘不合者有很大帮助。更可使佩带者病魔邪降不能入侵,保平安、挡险。泰国人相信虎灵毛能带来运气。

【心咒】无

【供奉】不需要

虎毛符管

虎毛符管

龙婆绝师傅的招财蜂王必打

【圣物名称】必打佛/掩面佛

【材料】庙土、符管、香灰

【加持高僧】 龙婆绝

【开光年期】2555年(2013年)

【功效】招财蜂王必打,背后是58根符管和招财蜜蜂。必打:正财、偏横财、辟邪、避险、避小人、防降挡灾。招财蜜蜂:正财、偏横财、强力招财、助运势。符管:辟邪、增强功效。

【心咒】无

【供奉】不需要

结缘加微信:qingfopai

蜂王必打

蜂王必打

微博桌面2012_1298632855.JPG

 

龙婆绝

龙婆绝大师是瓦史沙汤前任主持的弟子。成为森林僧修行之前一直在瓦史沙汤学习佛理,之后为了提升法力,前往泰北的森林修炼,还曾到过柬埔寨以及老挝等地潜修。修行约有10年有余法术大成这才回到班潭府。

龙婆绝大师主修的法门是挡险与招财方面的。早年在瓦史沙汤修行时对蜜蜂很有兴趣,后来龙婆绝便用蜜蜂的造形督造了很多佛牌及圣物,很多人称之为“招财蜂”。除了招财蜂以外,龙婆绝的拉胡也相当出名,这也是因为龙婆绝的法门师承拉胡王的原因吧。

龙婆本庙现任主持龙婆三安亲自加持象神

【圣物名称】象神

【材料】庙土,香灰

【加持高僧】 龙婆三安

【开光年期】2554年(2011年)

【功效】助人缘运、事业运、财运。象神司财库,亦是战神,可以打退生活中的障碍,保佑生意和事业顺利,增旺财运,姻缘,增加工作机会,增加艺术天份同时也助学业。象神也是成功之神。

【心咒】无

【供奉】不需要

象神

象神

象神

不见世间过,不是眼不见

断恶修善从哪里做起?从心地,从起心动念之处。不能有行为,到了口里头说,变成行为,身体去造,那个业可重了。

我们天天在造业,从早到晚,从年初一到腊月三十,造多少业,自己都不知道!世间人总以为自己是好人,总以为自己没有过失,只看到别人的过失。我常讲,看到别人过失,就是自己最大的、最严重的过失。为什么说见别人过失就是自己最大的过失?因为你把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全落在你阿赖耶识里面了。这在佛法讲是愚痴,你没有智慧,你把别人所有一切过恶变成自己的过恶,这不是愚痴是什么?

不学佛的人天天干,永远没有止境地在干;学佛的人也不例外,也天天干。怎么知道?你看看,闲谈的时候都谈些是非,我们就晓得,他把所有一切人的恶业、恶习气、恶行全都藏在自己阿赖耶识里头,这是愚痴到了极处!

古大德常常教我们,“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这是《西方确指》里面觉明妙行菩萨说的,何必把别人那些恶念、恶行放在自己心上,放在自己口里头?没有必要。

我们修行修的是什么?诸位一定要晓得,断烦恼而已。如果连这个都不知道,不知道自己修什么,你功夫如何得力?修行,行是行为,修是修正,把我们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叫做修行。我们把别人的不善收藏在自己心里,烦恼怎么会断掉?六祖说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我们要真正做到不见世间过,我们的心才清净,功夫才能够得力。

世间人有没有过失?有,不是没有。所谓“不见世间过”,不是眼不见,是阿赖耶识里头不收藏这些垃圾——不收藏这些不善,这样自己的心才能变成纯善,才能变成纯净。

不仅要会做,也要会说

若懂得说好话,人际沟通可以更圆通。当我们面对意见相反的人时,讲话有必要谦和而委婉。否则正像把盐撒到伤口,使对方已有的成见更深。高明的沟通者,通常拥有同理心;万事万物都从正面发挥,这样就可以化敌为友了。

例如早期的理发师,训练徒弟要三年四个月才能“出师”。今日理发师训练徒弟,经过三个月之后就算学艺成功,可以正式上路。

话说有一天,徒弟“初试锋芒”、为第一位顾客剪完头发,顾客照照镜子说:“头发还是有点长。”徒弟不知怎么回答。站在一旁观察的师傅,立刻笑着解释说:“头发长,使您显得含蓄,这叫做藏而不露,很符合您的身分。”顾客听了,很高兴地离开了。

接着徒弟为第二位顾客剪头发,剪好之后顾客照照镜子说:“头发剪得太短。”徒弟还是不知怎么回答。师傅笑着解释:“头发短,使您显得有精神、朴实、厚道,让人感到很亲切。”顾客听了,很高兴地离开了。

徒弟为第三位顾客剪完发后,顾客一边付帐、一边笑道:“理发的时间挺长的。”徒弟没说话。师傅笑着解释:“为首脑多花点时间很有必要,您没听说:进门苍头秀士,出门白面书生?”顾客听罢,大笑而去。

徒弟为第四位顾客理完发后,顾客一边付款、一边笑道:“动作还挺俐落的!二十分钟就搞定了。”徒弟不知所措,沉默不语。师傅笑着抢答:“如今,时间就是金钱,顶上功夫速战速决,为您节省了时间和金钱,何乐而不为?”顾客听了,微笑点头地离开了。

到了理发店打烊之后,徒弟怯生生地问:“师傅,为什么您怎么说,就怎么有理?” 师傅拍拍他的肩膀笑着说:“不错,每件事都是一体两面,有对也有错,有利也有弊。我故意在顾客面前鼓励你,有两个作用:对顾客来说,是为了讨客人喜欢,因为谁都爱听好话;对你来说,既是鼓励又是鞭策,因为万事起头难,我希望你以后能把工作做得更漂亮!”

徒弟听了很感动,从此更加用心学艺。几年下来,这名徒弟的技艺已非常精湛,足以独当一面了。

在行住坐卧中,一件极普通的小事,由于说话的方式不同,所获得的效果和回报也不大相同,因此不仅要会做,也要会说。而人际沟通,我们最常犯的毛病就是:固执己见、老是站在自己的立场看问题。以自己狭隘的经验去处理事情,势必搞得壁垒分明,争论不休,无法获得圆满的结果。

不看轻别人,也别看轻自己

我们时常拿自己和别人比较,看到别人强过自己,就会产生不如人的自卑心,看到自己超过别人时, 又会产生傲慢自大的心。自卑心容易让我们失去信心,甚至产生嫉妒心;傲慢心容易令我们迷失方向,听不进别人的善意劝告。这两种极端的心态反复出现,把我们折磨得疲惫不堪。其实,人各有所长,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秉性,那么谁都不是完美的。既然这样,又何须互相比较呢?

再优秀的人也会有他不懂的知识和不擅长的地方,再普通的人也会有他与众不同之的地方。一个位高权重的总统做的面条或许就没有一个小厨子做得美味出色。所以,当我们获得一点成就时,无须得意忘形。牛顿获得了巨大的科学成就时说: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相比之下,我们所获得的成就,根本就不值得炫耀。

不炫耀,不骄傲,不等于没自信,相反,平和的心态会让我们更加冷静,清醒的看待一切,为今天获得更大的成就奠定基础。

同样,当我们哀叹不如人时,不妨想想自己的长处,这样就不会丧失自信,闷闷不乐。一人一世界:小草有小草的世界,花有花的世界,大树有大树的世界,何必强求改变自己的世界?这个世间,因为有小草,花,大树,生活才生机勃勃,精彩万分。假设都变成了大树,那么这个世界该变得多么乏味单调。一味的用单一的衡量标准来衡量自己和别人,生活就失去了乐趣。房子,车子,名声,地位,相貌等等都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人各有活法,何必强求自己和别人一样?

人活在世上,应该充满信心的活着,而不是夹杂着自卑和自大。不看轻别人,也别看轻自己,生活自然充满阳光和乐趣。